天下雜誌: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要離開的人不要強留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0089&utm_campaign=copylink_-website_share-icon&utm_medium=website_share&utm_source=copylink
看見這篇文章時,心裡頓時很有感觸,雖說不像大人們經歷過好幾段的過程,但是在長大的這幾年來卻有深刻的體悟。
小時候總把朋友看得很重,而那一個常常黏在一起的好朋友卻在一瞬間和我分道揚鑣,曾經我們就連假日都膩在一起,在學校也形影不離,但隨著分班我們開始沒辦法這樣,只能放學時一起走,一起等待家長的同時分享班上發生不同的事,但或許從分班就開始有些變化了,他交了新的好朋友,但在我眼裡他仍然是我的唯一,我嘗試融入他們的圈圈卻有種插不上邊的感覺。國中,是我們的分歧點,雖然還是和以前一樣,我們一起上下學,但直到他有一次久違的說假日要來我家住,我二話不說當然答應,可是當他說出能不能幫她打扮,因為他下午要和班上同學出去時,我的心裡開始不平衡了。
總覺得他想利用我幫他做這件事,而不是真心想找我玩,可我又不好直接問出口,或許他察覺到了我好一陣子的不愉快,最後取消了這一次的約定,但那之後我們變得極少互動。我省視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為什麼明明沒有吵架卻那麼的難受,或許我把他視為了「我的」朋友,所以當他和別人一起時內心感受到了一股背叛。
但也從那一次之後,我開始對於「朋友」有了更好的看法,只要我單獨跟這個人相處時是舒服自在喜歡的,就算他有其他朋友我們仍然可以是好朋友,依著這樣的想法,高中時期我覺得是我目前人生中有最多朋友走入心坎的時期,因為大家都保有自己的空間,但在面對彼此時卻又願意將一切分享給對方。
但不知道是不是像文章說的,隨著年紀的增長會越來越不花時間在「不重要」的人身上,剛上大學的我努力地跟班上所有的同學打好關係,希望可以跟所有人都打成一片,但過了沒多久我的交友圈就定型了,不想再透過其他管道再去認識其他朋友,而對於班上的同學也開始過著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漸漸地到現在我想管好自己,把時間留給自己,而不是一份也不留的分給所有人和外務,然後把自己的狀態搞得很差。
或許在別人的眼哩,上了大學後的我不是那麼認真地鑽研學業讀書,不管事大一大二的我,還是大三的我成績都不太起眼,但是現在的我過得很快樂,因為那些時間是因為留給自己做了想做的事,甚至有休息,而不是一直一直社交壓縮了與自己相處的時間,真的朋友不會因為我獨自在房裡休息不互動就遠去,而是會等到我精神飽滿時再一起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