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做父母的智慧!如何給孩子想回家的理由?
很多年輕人上了大學或出了職場,好不容易離開原生家庭獨自在外生活,家裡的大人每每期盼著我們回去,但是卻有很多人想方設法不回家,這或許是有些原因的,本篇文就提到有些家長能會討錢和討拍,導致兒女不想回家,或是子女和父母曾經有過爭執、誤會,但卻沒有說開;如果小孩是已經成家立業的狀態也有可能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導致孩子不想回家。
家裡的人盼著孩子回來這件事我非常有體會,尤其是上了大學之後。上大學之前我的平常日都是住在姑姑家,只有假日才會回家,有時因為要期中考就會不回家,那時候我爸媽就很常會問這周有沒有要回家,而上了大學後,雖然我家就在台南距離高雄很近,但因為大一大二活動較多,也是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還在學校的時候姑姑跟家裡的人就會問我什麼時候會回家,而我回到家之後姑姑或姑丈便會像文章裡那樣找些理由讓我去他們家,像是手機有東西不會用等等,甚至只要我回家爸爸就會特別煮肉燉湯。我很慶幸自己的家庭關係還算不錯,讓我會常常想回家,但是我也看過真的很不好的,例如我的外公跟舅舅。
外公在我大一的時候過世了,在過世前的好幾年外公都是住在我們家,直到後來狀況不好才住在醫院。外公在我們大家眼裡都是很隨和的,用著自己少少的退休金也不伸手要錢,也不太抱怨生活瑣事、不會罵小孩、不會管東管西碎碎念,只會安靜地看報紙和電視,偶爾在椅子上打瞌睡,在外公搬來一起住以前也不曾聽到他打電話來。
其實我不知道外公和舅舅們有什麼過節,只知道他們都非常懶得來(?)看外公,尤其是大舅舅,只有當外公堅持不做某些事的時候,舅舅才會為了說服外公而出現一下子。像是逢年過節大舅舅來了,也只是包個紅包給外公,然後坐著吃飯看電視,也不跟外公聊天,吃完晚餐就打算要走。大舅舅明明也和我們一樣住在台南,但總是嘴上說很忙沒空來看外公,一直到外公過世前,大舅舅大概也沒去醫院看過外公五次吧,但是外公在臨走前卻還只惦記著大舅舅,用那已經沒力氣的手在白紙上歪歪曲曲地寫下舅舅的名字。
或許他們之間真的有所過節吧,但是卻無從解開一直到最後,不知道多年以後舅舅會不會在心中感到遺憾甚至後悔,東方人或許較不善表達,但我認為和家人的心結無論如何都別一直放著。